近日,#比亚迪公章和王传福签名遭伪造# 新闻事件,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。
比亚迪·事件缘由:
9月16日,一个叫“南宁市小重政商务秘书有限公司”(以下简称“南宁小重政公司”)的企业把名字改成了“比亚迪(广西)新能源有限公司”,宣称自己被比亚迪收购,并提交了相关材料,注册资本从30万元一跃提升至1亿元。
没成想四五天之后,上述行为就遭遇了来自比亚迪方面的“打假”。据广西南宁市行政审批局网站信息,9月20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比亚迪汽车工业”)反映,南宁小重政公司提交的公章和王传福的签字均为伪造,因此9月16日的公司变更登记被取消。
纵观这些年,老干妈、腾讯、比亚迪等多家大型企业先后遭遇“萝卜章”事件,不禁引发许多人思考:一枚小小的“萝卜章”,居然能让这些巨头“竞折腰”,其中缘由何在?企业到底又该如何避免“萝卜章”陷阱呢?
在我们的一贯认知里,企业,尤其大型企业对于盖章、签合同等业务流程,都尤为谨慎严苛,为什么还会出现无法及时识别印章真伪的情况呢?这里面的因素除了传统纸质合同签署的特性,还有不法分子印章伪造“技术”的进步。传统的纸质合同上的印章识别主要通过字体样式,虽然也会有加密防伪线,但印到纸上本身就会变得很模糊,无法清晰地呈现防伪线,仅通过肉眼识别很难判断真假。
往更深的层面说,除了“萝卜章”风险以外,企业在传统用印上也面临困难与挑战:
1)管理繁
企业总部、分公司、项目部的各类公章、合同章、法人章、财务章等不胜枚举,同时印章管理涉及印章管理员、分子公司、项目部相关人员,人员与印章均难以实现统一有效管理。
企业经营过程中,涉及大量的招投标、证明材料、项目合同、人力合同等频繁盖章场景,用印需要负责人层层审批,程序繁琐且容易出错。
签约双方、分支机构用印需将纸质文件寄送至总部盖章后再回寄,盖章流程长、协同效率低
3)隐患大
企业实体印章可能会涉及外借、错盖、印章未及时收回销毁、印章被盗或丢失等各种情况,风险隐患不容小觑。
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”
捷禾ERP—— 电子签章助企业铲除“李鬼”
1)便捷:打破时空限制,遇到疫情也能签
2)高效:简化合同签署流程,提高办公效率
3)省钱:1份只要1块钱,大大节省企业成本
4)安全:全程加密存管,防篡改防假冒
5)灵活:支持全程签署和半程签署(全程签署:双方都使用电子签章;半程签署:其中一方使用)